二十四、英雄的生命开鲜花
书名:
英雄模范共产党员故事汇——王杰 作者:汪林
字数:130063
王杰的英雄壮举在黄淮大地引起强烈反响。
济南军区《前卫报》和《徐州日报》及驻地广播电台,都及时就了王杰舍己救人的英雄事迹,并摘登了王杰的部分日记。
1965年9月20H,根据王杰的表现和生前请求,部队党委追认王杰为“中国共产党党员”。
25日,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在“新闻和报纸摘要”节目中播发了王杰的事迹和部分日记,与此同时,《人民日报》《光明日报》《中国青年报》等均在显要位置突出报道了王杰的事迹和日记。
26日,总参谋长罗瑞卿大将听到了广播并看了报纸之后,当即打电话向有关部门查询此事,责问这样优秀的战士和感人的事迹,为什么不向总部报告?罗瑞卿要求王杰生前部队通过《解放军报》向他汇报王杰事迹情况:一是王杰训练民兵时牺牲的具体情况;二是入伍以来的一贯表现;三是这样的好战士为什么没有入党,没有提干;四是有哪些经验教训。
二师立即召开党委常委会议研究汇报内容。主要对王杰入党问题进行调查:济南军区组织部派干事黄建中前往有关单位进行专题调查。事实是:工兵一连党支部和工兵营党委根据王杰的表现,早在1963年就把王杰列为党的发展对象。后来,营部派了一名干部到王杰家乡调查。这位干部工作作风比较简单,来到金乡县城关公社华墙大队,当时正逢大队干部在开会。他就请大队书记出来,也没坐下来详谈,而是站在桥头询问了几句,当听到支部书记说“王杰家庭出身中农,新中国成立前有二十多亩地“后,没有进一步了解,就匆匆回来了。黄建中后来问这位调查干部,他说:当时我听到“二十多亩地”脑子里就“嗡”了一下,认为这已不是中农、上中农的问题了,回来后匆匆写了个材料,向营党委做了汇报。
“家庭出身“原指家长尤其是父亲从事的职业,现指个人取得独立经济地位前家长尤其是父亲的社会经济地位。“阶级成分”的界定根据中央人民政府《关于划分农村阶级成分的决定》精神,于1950年6月30日开始,我国开始了全国范围的农村阶级成分的划分。即根据当时中国的土改现状和需要,将农村阶级划分成了“地主、富农、中农、贫农、工人”。中农又分“上中农、中农和下中农”。中农许多都占有土地。有些中农只占有一部分土地,另租入一部分土地。有些中农并无土地,全部土地都是租入的。中农自己都有相当的工具。中农的生活来源全靠自己劳动,或主要靠自己劳动。中农一般不剥削人,许多中农还要受别人小部分地租、债利等剥削。但中农一般不出卖劳动力。另一部分中农(富裕中农)则对别人有轻微的剥削,但非经常的与主要的。这些都是中农。
带着这些问题,黄建中专程前往金乡县华瑁大队,了解到,金乡一带的土质属盐碱地,收成少,群众生活困难。土改时,王杰的祖父母健在,父亲和伯父、叔父还未分家,第三代子女又多,因为生活艰难,王杰的父母才于1958年迁往内蒙古安家谋生。正如王杰1964年3月4日的日记所记述的:“我出生在中农家庭”“从我记事起,我家的生活就不好,父亲分家另住后,我们每年都缺粮,向别人借粮,向公家贷款,吃救济粮。”“自己没有加入组织是自己不够条件,虚心检查自己才对,而不应光看别人,今后一定听毛主席的话,虚心学习,加强修养,为了入党,我愿把一切献给祖国。”毫无疑问,王杰生前没有入党,主要是“左倾“思想和唯成分论的影响。当时在部队里上中农家庭出身的战士入党非常困难。王杰牺牲前几个月,他看到《解放军报》上发表《正确对待上中农出身的同志的入党问题》的文章后,高兴地对战友说:“看来,我的入党问题有希望了。”
陈学义谈道:“我和王杰是老乡,王杰虽然是中农成分,可他是过继给他大伯的,他的亲生父母是贫农。再说,他出生于1942年,是抗日战争最艰?的时期,他母亲生他的时候正是日本鬼子下乡抢粮,跑反的途中,在高粱地里生下王杰,所以取名叫秋生。后来,他母亲得了月子病,至今常年卧床。”
刘德林也对黄建中介绍:“王杰牺牲的前几天,连队支委会开会同意按手续发展王杰入党。准备找他谈话。谁料到他牺牲了,他没有看到这一天,我们都彳讎过,他牺牲后,连队的战士自发写板报,要求追认王杰为中国共产党党员。”
师党委对王杰没有入党问题是这样检讨的:王杰已列入发展对象,工兵营派干部到王杰家乡做入党家庭情况调查,发现是上中农成分,当时对发展上中农家庭成分的战士入党是非常严格的,需要长时间的考验并报上一级党委。由于我们工作作风不够深入,生前没有发现这样优秀的战士,也没有保护好,教训是非常深刻的,我们向上级检讨,向全国人民检讨。
部队研究汇报内容后,赶往68军作战室通过电话向《解放军报》进行汇报并转罗瑞卿,两人一组,一人念稿,一人监听。罗瑞卿看过汇报材料后,针对王杰入党这个问题,痛心地说:“形而上学害死人,不是这一个部队的现象。”他对王杰日记、模范事迹给予很高的评价,随即向军委、中央做了汇报,中央很快作出了“要在全军、全党、全国像宣传雷W-样宣传王杰“的重朝示。
26日,王杰生前所在部队为王杰烈士举行了隆重的追悼大会。军委装甲兵、济南军区、济南军区装甲兵、山东省、江苏省、江苏省军区、68军、徐州地委、徐州市、徐州军分区、金乡县、邳县等军队和地方有关领导及驻地人民群众纷纷赶来参加,伴随着低沉的哀乐,7000多人肃立默哀,人们的哭声此起彼伏,追悼大会在悲壮的气氛中进行……
王杰烈士的巨幅遗像悬挂在会场中央,鲜花如山,挽幢如海,庄严肃穆。遗像两旁的挽联写道:
壮志凌云生如雷锋不愧为毛主席的好战士,
英勇献身重如泰山真正是全心全意为人民。
军委装甲兵司令员许光达、政治委员黄志勇为王杰敬送了挽联:
毫不利己实一心服务人民,
临危不惧真人民英雄本色。
邳县张楼公社送的挽联写道:
训练民兵奋不顾身,壮烈堪比董存瑞;
舍己救人可歌可泣,英雄再现黄继光。
坦克二师师长邢同立致悼词。他充分肯定王杰光辉战斗的一生,高度赞扬王杰“一不怕苦,二不怕死“的革命精神。
军委装甲兵副参谋长林彬在追悼会上讲话,他说:“毛主席的好战士王杰同志,为了十二位阶级兄弟的安全,临危不惧,英勇献身,表现了人民战士大无畏的英雄气概和热爱人民的赤胆忠心。王杰同志为人民而死,他的死比泰山还重。”他用实际行动实现了自己的誓言:为党的事业忠心耿耿,为革命胜利勇于牺牲。是共产党员哪能不视死如归,做革命军人岂能管个人安危!
济南军区政治部代表崔毅在追悼会上讲话,他指出:王杰同志值得我们学习的地方很多,最根本的是要像他那样学习毛主席著作。联系实际,改造思想,长期坚持,言行一致,使自己的一生,成为学习毛主席著作的一生,成为革命的一生,成为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一生。
济南军区装甲兵政委罗通以及68军政委李布德、徐州市、江苏省代表、王杰生前所在连队和邳县地雷班民欵表分别在大会上发曰。
在王杰追悼会上,王杰的母亲张苏影讲述了王杰出生时,遭遇日本鬼子进村抢粮的灾难,在王杰幼小的心灵种下了民族仇恨的种子。她说:“我为能有这样的儿子而自豪,在紧要关头能用自己的身躯掩护12名民兵兄弟,他死得值、死得光荣、死得其所,他不仅是我的好孩子也是党的好孩子,我为有这样的儿子自豪!”这位伟大而又坚强的母亲,在整个追悼会上没流一滴眼泪,其实,她忍着巨大的悲痛,泪往心里流啊!
张苏影最后说:“王杰为革命牺牲了,当今世界还不太平,我把大女儿王爱军、二女儿王爱武交给部队,让她们继承哥哥的遗志,继承哥哥的精神,像她们的哥哥一样保家卫国……”
王爱军、王爱武都穿上了军装,在王杰墓前宣誓。
地雷班民兵吴步良也在王杰墓前宣誓入伍。
王杰的伯父王廉堂在追悼大会上说:“是部队培养了一个好孩子,他为大伙死的光荣。”
刘德一宣读了王杰父亲王儒堂和未婚妻赵英玲的来信:
连首长及全体同志:
你们好!我于7月27日得知我儿子王杰在部队牺牲的消息,当时感到万分难过。可是又一想,我儿虽牺牲,党和政府对我无微不至的关怀,军队派来同志慰问,当地政府及场党委给予我最大安慰,在生活和其他方面都给予很大照顾,使我感到非常欣慰。王杰虽然牺牲了,我认为是光荣的,应该这样做,这是党和毛主席他老人家教育的结果,我一定化悲痛为力量,更好地劳动,不给党和国家找麻烦,不用政府照顾我。
连首长和全体同志,请放心吧,不要挂念我了,我生活得很好。我希望你们在党和军队的正确领导下,一定要加强毛主席著作学习,提高阶级觉悟,加强练兵,争取在军事上过得硬,狠狠地打击美帝国主义,也就替我报了仇,替我的儿子、你们的战友王杰完成了任务,这是我对你们最大的希望了,更希望你们在党和军队教育下,不断前进,做出更好的成绩,人人都是五好战士。
王杰的父亲王儒堂
—九六五年七月二十九日
敬爱的全体同志:
近来你们都很好吧,关于你们的一切,我心中甚为挂念。在本月27号你们部队领导来此告知我们一个十分不幸的悲痛消息——那就是你们的好战友王杰同志14号7时(上午)在训练民兵中为保护十多位民兵而牺牲了。
当我听到之后,我非常难过,难过的是我们两人永别啦,再也见不到面啦,再也不能在一块了,再也不能谈话了。但他死的光荣伟大,有价值,有骨气,是为祖国而死的,是值得大家向他学习的,我为他自豪。
悲痛、难过当然是实际情况,但是不幸的事情已经发生了,谁也不能改变过来,再伤心也是没有办法了,只有把悲痛化为革命的力量,继承他的事业。我一定不再难过,并且劝他的全家老少都不要难过,劝他们多吃点饭,保重自己的身体……
敬祝
全体同志工作顺利!
英玲
—九六五年七月二十九日
会上,还宣读了济南军区装甲兵党委关于开展向王杰同志学习的决定。决定号召人事部干部、战士、职工和家属,认真学习王杰同志的革命精神和优秀品质,像王杰那样,以英雄模范为榜样,献身于革命事业;像王杰那样,用鲜明的阶级观点,自觉地改造思想,树立把自己锻炼成革命接班人的雄心壮志。
11月6日,解放军总政治部发出向王杰同志学习的通知,指出:王杰同志,是董存瑞、黄继光式的英雄,是雷锋式的伟大共产主义战士,他是毛主席号召向雷锋同志学习以来,我军涌现的千万个好用事中最突出的英雄人物之一。
全国总工会、共青团中央、全国妇联分别发出通知,号召全国工人、全国青年、全国妇女学习王杰同志一心一意为革命,忠于党、忠于人民,不怕苦、不怕死的英雄主义精神。
随后,教育部、国家体委也分别发出通知,号召全国广大师生、全国体育工作者学习王杰“一不怕苦,二不怕死“的革命精神,勇攀高峰。
国防部命名王杰同志生前所在班为“王杰班”。
“王杰班“命名大会在济南八一礼堂隆重举行,济南军区司令员杨得志、政委谭启龙亲手将一面由拥军女工用七天时间赶绣出来的“王杰班“锦旗,授予第一任班长侯兴家。
人民的厚爱,历史的重托,浓缩在那面写着刚劲有力的“王杰班”旗帜上。“王杰班”的战士们及他的生前战友倍感荣耀和鼓舞的同时,也感到了责任与义务……
《解放军报》的报道很快引起周恩来总理的重视,认为许光达发现的这一典型是对我军光荣传统的进一步发扬光大,应予大力宣扬和支持。于是,他亲笔抄录了王杰的诗:
座座高山耸入云,
我们施工为人民。
不怕工作苦和累,
愿把青春献人民。
接着,周总理又为王杰题词:
一定要学习王杰同志一不怕苦、二不怕死的革命精神。
随之,党和国家及军队领导同志都先后挥毫为王杰题词,或发表谈话、或作出指示,盛赞王杰精神。
朱德委员长亲笔题词:
学习王杰同志,不怕苦不怕死的革命精神。
叶剑英元帅写诗赞道:
一朝闻道夕能死,
道在行言领袖中。
矢志兴无灭资业,
为花欣作落泥红。
董必武副主席在《读王杰同志日记》中写道:
共向雷锋学,如君领会多。
一心为革命,三载保无讹。
死义泰山重,书香贝叶过。
利人糜顶踵,示范耿星河。
陆定一副总理也亲笔题词:
继雷锋同志之后,又出现了王杰同志这样的模范人物,这是人民解放军的骄傲,是中国青年一代的骄傲,也是全国人民的骄傲。
学习王杰同志为革命不怕苦不怕死的精神,做好各个
岗位上的工作,准备经历更大的考验,粉碎帝国主义的侵略!
邓小平强调:
提倡和表彰“一不怕苦、二不怕死”。
1969年4月28日,毛泽东主席在第九届一中全会上,高度赞扬王杰精神,指出:
我赞成这样的口号,叫作“一不怕苦,二不怕死”。
1992年1月19H,江泽民同志亲临王杰生前所在连视察,称赞“王杰是一面旗帜”,并亲笔题词:
弘扬“两不怕”精神,培育“四有”革命军人!
2005年,在纪念王杰牺牲40周年之际,胡锦涛同志作出批示:
继续大力倡导“一不怕苦、二不怕死”的精神。
2017年12月13日,习近平总书记在视察王杰生前所在连队时强调:
王杰精神过去是、现在是、将来永远是我们的宝贵精神财富。
“在荣誉上不伸手,在待遇上不伸手,在物质上不伸手”,这“三不伸手”是一面镜子,共产党员都要好好照照这面镜子。
王杰,一个伟大的名字,像春雷一样从此响彻神州大地。
“一不怕苦、二不怕死”这句响亮的口号,成为我们民族永恒的战斗精神。
王杰精神感动了全中国。
1965年金秋十月,来自全国的七十多名记者云集坦克二师,他们为了“争抢”第一手线索,纷纷要求住进部队,王杰生前所在连就住进了二十多位记者,有的记者与战士同住在营房里,有的记者干脆打起了地铺。
据不完全统计,仅1965年第四季度,全国各大报刊、电台发表与王杰有关的报道多达1300多篇。新华社将王杰的事迹和日记向国外报道后,许多国家派来了记者团和考察团,采访王杰的事迹,考察王杰成长的道路和奥秘。港澳同胞、海外侨胞也发来了悼念电报和书信上千封。_时间,王杰生前所在部队应接不暇……
在这些不计其数的来信来电中,有两封信格外引人注目,那就是张思德烈士的母亲刘光友和特级英雄黄继光烈士的母亲邓芳芝的来信。
张思德的母亲刘光友在给王杰班的信中写道:
当我听到王杰同志英勇牺牲的消息以后,就像听到我儿子张思德牺牲时一样难过。手板手背都是肉,十指连着心。我听了黄继光、雷锋他们死去的消息后,也都流过眼泪。但是我又想,他们是为了大家过好日子,为了早点实现共产主义才光荣死去的。在解放军的队伍里,有这样好的战士,也是我们军属的光荣。
王杰是毛主席的好战士,是个有出息的娃儿。他为革命生,为革命死。他今年才二十三岁,但他没有白过。思德这孩子,也是认真听了毛主席的话,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他死的时候,毛主席就专门写了一篇文章纪念他。王杰也和思德一样,死得有价值,正像毛主席所说的比泰山还要重。仪陇县武装部的同志和生产队的孩子们给我念了王杰日记。那日记上说,他反复学习了毛主席写的《为人民服务》这篇文章,想起了张思德,提高了觉悟,愿意做一颗螺丝钉。他说到做到,和思德一样,都是一心一意为人民做事。不管做啥子,总想到大家的好处,没有一点私心,他舍得用自己一条命,去保住大家的十二条生命。王杰真是毛主席他老人家教育出来的好后代。
黄继光的母亲邓芳芝在来信中说:
我听了王杰同志生前留下的日记,心里非常感动。看到他的照片,心里热乎乎的,这是个多么好的青年啊!
王杰同志是党和毛主席的好战士。他和董存瑞、黄继光、雷锋一样,是革命英雄,是青年的好榜样。现在全国的青年都在学习他,连我这个七十多岁的老人也要学习他。
学王杰,首先得像他那样老老实实听党的话,党叫干啥就干啥。特别是要学习王杰那种为革命不怕死的精神。青年人应该懂得:干革命就不能怕死,怕死就不能革命。我们今天过着有吃有穿的幸福生活,这是党和毛主席教导得好,是革命烈士流血牺牲换来的。过去在战争中,董存瑞、黄继光、邱少云等许许多多革命英雄,为了革命事业献出了宝贵生命。他们的革命精神,鼓舞了千千万万青年。
革命就要勇于牺牲,不能光考虑个人得失。正因为这样,在黄继光牺牲以后,我又把小儿子黄继恕送去参军,1958年和1964年我的两个孙子黄中达、黄中维也参军了。我的小孙子黄中国今年才十五岁就争着闹着要参军。我说:“你年龄还小,好好学习,锻炼身体,等长大了,一定送你到部队去。”
保卫祖国是青年的光荣责任,谁也不能落后。要胸怀全国,放眼世界,像王杰同志那样一心革命,一心为人民。
王杰惊天地、泣鬼神大无畏的精神和英雄壮举,也鼓舞、感染着广大的文艺工作者纷纷创作戏剧、曲艺、歌曲、美术、故事等文艺作品加以颂扬,一大批说唱专集、群众演唱材料涌现出来。
郭沫若为《王杰日记》亲笔题签。
在学习王杰的热潮中,著名书法家林散之、高二适、沈尹默、
陆俨少、陆维钊等,纷纷书写“王杰日记”,以艺术的形式,表达对英雄的崇蛭情。
著名诗人贺敬之继脍炙人口的朗诵诗《雷锋之歌》之后,又饱含激情创作了感人至深的朗诵诗《回答今日的世界一王杰日记》,诗中写道:
我们是
黄继光、雷锋的战友,
我们是
千百万个——王杰。
谁说王杰
已经牺牲?
谁说战友
已和我们告别?
看,千百万颗王杰的心正一齐跳动。
看,千百万本王杰的日记
仍继续在写——
写呵,我们写!
我们这样写,我们必须写——
面对
万里的烽烟,
回答
今日的世界!
革一
决不后退!
战斗——
决不停歇!
红旗
决不会倒下!
火炬——
决不会熄灭!
谁是
“革命的良种”?
人民
自会鉴别!
请看
革命的大军,
此刻正在
重新集结……
最受群众喜爱的歌曲《革命熔炉火最红》,是由女高音歌唱家邓玉华演唱的。这首歌不是一首普通的流行歌曲,也不是队列歌曲,它颇具戏曲风格,节奏变化比较大,由慢转快,跺板的韵味,一般专业歌唱演员唱起来都不轻松。《革命熔炉火最红谶录制成唱片后,传唱于军队、学校、厂矿、机关……
周恩来总理也十分喜爱这首歌曲,1965年的深秋,周恩来出席在北京饭店举办的联欢晚会。在这个晚会上,邓玉华满怀激情地演唱了《革命熔炉火最红》这首歌。
邓玉华在热情的掌声中走下舞台,周恩来招呼她坐到自己身边,说:“小邓,这首歌写得好,你唱得也好,能教我唱吗?”
邓玉华眨眨眼睛,心里犯嘀咕:总理跟自己学唱歌儿?这是真的吗?再说这首歌演唱的难度较大,一般的专业演员都不易掌握。于是她兜了个小圈子,说道:“我怕总理没有时间……”
周恩来非常诚恳地说:“我有时间。你现在就教我唱吧!”
邓玉华十分感动地说:“行,那我就跟总理一起唱。”
革命熔炉火最红,
毛泽东时代出英雄,
王杰同志好榜样,
一颗红心为革命。
就这样,邓玉华唱一句,周恩来跟着唱一句:
为革命,他把毛主席的教导记心上,
为革命,他把党的事业比作泰山重,
为革命,他工作不怕挑重担,
为革命,他学习雷锋,愿做一颗永不生锈的螺丝钉。
这时秘书向周恩来报告:在另一个小宴会厅里,一些参加联欢的同志希望能见见总理。总理来到小宴会厅,热情地和等候见他的人们攀谈。
过了一会儿,总理与一些人的交谈结束了,正欲起身,这时香港著名演员夏梦女士瞅准机会,走到总理面前,恭恭敬敬地说:“总理,我请您跳舞可以吗?”
“晤,真是对不起,我现在有事,请原谅。”总理笑容可掬地轻轻扬了扬手,说道。
总理回到原来的大厅,简单地向秘书交代了_两件要办的事情之后,又兴致勃勃地向邓玉华学唱《革命熔炉火最红》。
唱过几遍之后,总理把歌词都记住了,而且按照旋律从头到尾唱一遍,只是一些装饰音和难度大的高音唱不好。这使邓玉华和在场的人感到惊讶和敬佩。
周恩来进而又和邓玉华探讨起歌词。他说:“这支歌的歌词好,有几句尤其好,像,毛泽东时代出英雄,,做一颗永不生锈的螺丝钉’’全心全意为革命’’他把党的事业比作泰山重',这些语句就很好嘛!”
“……结尾这句是不是重复了?能不能修改一下呢?”周恩来用商量的口气对邓玉华说。
邓玉华知道周恩来指的是“胸怀天下一心为革命”这一句。
她觉得总理讲得很对,因为前半段已经有了“全心全意为革命“一词,于是她在后来演唱这首歌时,便改成了“胸怀祖国一心为人民”。
王杰用生命和一腔热血浇灌出的英雄之花,鼓舞着人民,激励着人民,永远鲜艳,永不凋谢!
1965年11月,解放军报和济南军区前卫报以最快的速度分别编辑出版了《王杰日记》和《王杰的故事》,成为当年最畅销的图书,这两本书和《雷锋日记》《雷锋的故事》一样,鼓舞、教育了整整一代人。
1990年,王杰生前所在部队又编辑出版了综合性文集《王杰》,中顾委委员杨得志在序言中写道:“与雷锋一样,王杰壮烈牺牲后在全国引起了巨大反响。中国人民解放军总政治部、全国总工会、共青团中央先后发出向王杰同志学习的号召,当时党和国家主要领导人毛泽东、周恩来、朱德、董必武等或发表讲话,或挥毫题词,盛赞王杰的伟大精神,《人民日报》《解放军报》《红旗》杂志等中央